fbpx

想報名的活動 0

   

早期非小細胞肺癌

分期及篩檢

早期「非小細胞肺癌」包括以下期數12

第0期:
腫瘤只出現在肺部表層

第1期:
腫瘤尺寸小於直徑4cm,
未轉移至淋巴結

第2期:
癌細胞可能已擴散至
肺部周邊的淋巴結,
生長至直徑4-7cm

第3A期:
腫瘤尺寸或可大至7cm,
已進一步擴散至淋巴系統

不過進展成第3期的肺癌存在較多不確定性,制定治療決策的過程更為複雜。醫生需要從多方面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,如腫瘤尺寸、位置及是否已擴散至淋巴系統等,而決定是否採用手術治療。醫生會根據個別患者的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,如有疑問,請與你的醫生商討。

不同期數的治癒率相距甚遠

1A期肺癌完成手術的5年後約9成患者可如常生活。若進展到3A期,5年後存活率約為一半。

大部分早期肺癌沒有徵狀,
要及早揪出癌變便要做篩查13

醫學界建議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低劑量電腦掃描(LDCT),比起傳統X光掃瞄能更準確地偵測到肺部極小的病變,研究顯示有助降低高危人群的肺癌死亡率2成以上。

哪類人士應該進行低劑量電腦掃描(LDCT)?

  • 年齡為50-75歲
  • 吸煙者或戒煙不足15年
  • 近親有肺癌史

手術類型

手術是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治療方式14

第1、2期及部分第3期患者多以手術作為根治性治療,醫生會視乎患者的腫瘤尺寸、位置以及肺功能水平選擇最合適的手術類型,常見的類型如下15,16

  • 全肺切除術:
    切除一邊肺部的全部組織,適合腫瘤位置靠近中心的患者
  • 肺葉切除術:
    切除腫瘤所處於的肺葉,若腫瘤影響兩個肺葉,則會進行雙肺葉切除術
  • 肺段切除術或楔形切除術:
    可保留更多肺部組織,適合肺功能較差的患者

隨著醫學技術及器材日趨成熟,微創手術已漸漸普及。現時最常見的是胸腔鏡輔助手術,比起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小、恢復快。患者完成微創手術後的昱日便可下床,約9成患者在術後4天內便可出院,亦甚少出現傷口發炎。所以即使年齡較大的患者亦不需過於憂慮。

復發風險及預防

完成手術並非一勞永逸,仍有復發風險

早期肺癌的治癒率高17,但復發率亦很高18,19,因為手術只能清除肉眼可見腫瘤,患者體內可能仍有隱藏的癌細胞20。期數愈高,復發風險愈高:

  • 1期:約15%
  • 2期:約30%
  • 3期:約50%

術後輔助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21

術後輔助治療即是完成手術後的一些額外治療,目的是鞏固治療效果及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。常見的輔助治療類型包括:

  • 化學治療
  • 放射治療
  • 標靶治療(如適合腫瘤帶有某些基因突變的患者)
  • 免疫治療(如適合腫瘤的PD-L1表達水平較高的患者)

醫生會為復發風險較高,如第2、3期的患者建議合適的術後輔助治療。

最新早期非小細胞肺癌「術後護理三部曲」

近年研究顯示,合適的患者在完成手術及化療後可再輔以免疫治療。

  1. 手術:
    將肉眼可見的腫瘤,包括在肺部附近氣管、淋巴轉移的地方一併切除
  2. 化學治療:
    消滅躲藏在血中或肺部附近組織遊走的癌細胞
  3. 免疫治療:
    阻斷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的作用,激發身體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

三者結合可產生協同作用,進一步鞏固治療。這種治療方式現時已納入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(NCCN)及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(ASCO)的國際醫學指引22,23。詳請可向你的主診醫生查詢。

術後康復

術後康復貼士

完成手術後,患者應維持健康生活,有利身體更快復原及預防復發。

  • 手術傷口護理:定時更換紗布,事刻保持傷口清潔乾爽。出現傷口感染時要立即求醫
  • 日常活動:可進行輕量運動如散步、緩步跑;劇烈運動如長跑、球類運動需待身體完全康復才可進行
  • 飲食:多進食有營養的食物,增強體質
  • 持續跟進:定期覆診,監察康復情況及復發徵狀

M-HK-00001374 Valid until 26/10/2025.

《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教育小冊子》PDF版正式推出!

仲未搵到你想要嘅資訊同協助?試吓癌症101計劃啦!

相關資訊